2025年07月15日
微信

观点 | 南方一城市教会牧者:信仰传承断层的现场凸显 中年基督徒群体早已开始

作者: 李世光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5年07月14日 09:32 |
播放

最近几年,关于中国教会的传承问题开始逐渐进入广大基督徒的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信仰传承这一话题。很多人都下意识地认为信仰传承问题出现在现在的青年人身上,但是在南方一个城市服事的牧者约书亚弟兄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中国教会信仰传承的断层在中年基督徒这一代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到了青年人这一代问题变得更加明显和普遍了而已。

约书亚弟兄在南方一个城市教会服事。因着服事的缘故,他和很多中年基督徒以及青年人都有很多接触。作为一个外地人,他从这个城市的很多中年基督徒身上敏锐地看到了敬虔信仰的缺失。

信仰传承的断层在中年基督徒就已经开始

约书亚弟兄说,这个城市很多老一辈的基督徒,他们的信仰真的是非常虔诚和火热的。虽然因为时代的原因,他们在真理上并不如他们后面一代也就是中年基督徒。中年基督徒一代因为得到了系统的神学装备等缘故,各方面学的、听的也要比老一辈的人多很多。在知识、真理、方法、能力、眼界等许多方面,老一辈的人和中年基督徒一代相比,几乎是全方位落后的。

但是老一辈的人却也有他们的优势——他们爱主的心却是非常真诚的,是非常火热的,是非常愿意为信仰付代价的。但是约书亚弟兄却敏锐地看到,老一辈的这种敬虔的信仰在中年基督徒这一代就已经开始缺失了。所以他认为,中国很多地方的基督教信仰并不是在青年断代的,而是在中年那一层就已经开始断代了。现在五十岁左右的这一大批基督徒是从这里就开始缺失和断代了。

约书亚弟兄说,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地方的教会和基督徒很注重教会的传承,但是实际上这些传承可能就是注重于表面,基本上都是表面功夫。比如说,现在无论是青年基督徒还是中年基督徒,他们更多的是守礼拜、守主日,还有守小组聚会,顶多再加一次就是守祷告会。“到了四五十岁这个年纪,他如果一周能够来参加一次小组,参加一次主日,再参加一次祷告会,能够做到这样就已经是非常好了。他们有个人灵修吗?几乎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同工层面有没有灵修都不一定,就更不要说普通信徒了。”

约书亚弟兄非常痛心地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灵修是要真实地付出代价的。像赞美诗里面所唱的,中国的早晨五点钟……赞美诗唱得当然很好听,可是实际情况是现在有几个人早上五点钟甚至更早就祷告的?根本就没有几个人。除了一些老年人大清早地就在那里认认真真地祷告,其他就没有几个人了。中年人基本上都在被窝里,至于青年人那就更加看不见了。都不用早上五点钟,早上七点钟的祷告很多人都不参加,还说什么五点钟祷告?六点钟甚至七点钟很多基督徒都还在打呼噜呢!”

所以他们的信仰渐渐落到一种表面的仪式里面,只有宗教的外在,却失去了信仰的内在。“我不是说他们没有生命,不是这个意思。他们可能也早就蒙恩重生了,他们可能曾经也很火热,但是现在却已经完全改变了。至少拿现在我们这个城市来说,感觉绝大多数基督徒都过得比较安逸。就是现在四五十岁这一批基督徒,尤其是本地基督徒,你看看谁家里没有几套房子的?谁家里没有几十万的存款?谁家里没有至少一辆车?”

约书亚弟兄已经在这个城市待了七年,也已经在教会服事了好几年的时间,因此他对于这个城市基督徒的信仰断层问题是很有感触的。“我曾经在我们小组里面讨论过一个问题——你想要向耶稣求什么?有几个本地的弟兄想了一圈,结论是根本就不需要向耶稣求什么。因为目前他们想要的已经全都有了——他们的爸爸妈妈全部给他们挣钱挣完了;老婆、孩子也有了;工作也可以,父母都帮着搞定了;房子也有而且还是好几套;车子也有,而且往往还是买的大几十万价格的豪车。很多人家里面都不止一辆车,而是有两辆车甚至更多。所以,还需要跟耶稣求什么呢?好像什么都不需要,因为该有的都有了。带着这样的无欲无求的信仰态度,你说他们的信仰能够虔诚到哪里去?”

空有头脑的信仰却活不出真实的生命

所以在约书亚弟兄看来,他所在的这个城市在中年基督徒一代信仰就已经开始出现断层了。他认为很多中年基督徒头脑很大,但是生命却很幼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非常不协调的状况?头脑之所以很大,是因为他们听了很多道。毕竟信仰了好几十年,也听了好几十年的道。“你想几十年听下来,听了多么多的道?而我们才信了几年耶稣?单他们听的主日讲道都比我这几年信耶稣所有听的讲道都多。很多中年一代基督徒听的道确实很多,但是与此同时很多人的生命并没有成长。这样就会使得很多中年一代基督徒像巨婴一样,头脑变得很大,手脚却很小,没有什么行动力。所以他们是很会挑刺的,对讲道人的要求也很高。‘你这里讲的不好,下次不要来讲了。’”

当然,有一些“老练”的人他们并不会当面这么说,毕竟这么说显得太赤裸裸了,但是他们在背后也是这么做的。“这个牧师讲的好,明年继续邀请他,”约书亚弟兄继续说:“言外之意就是其他人讲的不好,你明年不要再叫他了,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城市请讲道人是非常直接的。下次他还会再请你,就说明你讲的还算不错;他再也不跟你联系了,就说明他认为你讲的不行。但是人家不会当面说你讲的不行,只有一些生命不‘老练’的人会直接说你这个道讲的不行。其实,可能他们说的很多东西都是对的,但是你说他们自己的生命是怎么样的呢?在我看来,很差。很多人的生命光景很差,几乎是一点都活不出来信仰。”

在现实生活中活不出来真实的信仰,那一年结束的时候自然也就会觉得“平平无奇、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每年到了感恩月基督徒都是要“数恩”的,这是这个城市很多教会的传统。数恩就是数算上帝的恩典的意思,就是每个人都要讲一下今年自己经历的某一个甚至更多个见证。约书亚弟兄说:“好多人在数恩的时候都是类似这样的一句话,‘感谢主,今年平平安安的走过来了。’这只能说明这个人这一年来根本就没有经历上帝。而一个基督徒却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面没有经历上帝,这个事实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很多情况。正常来说,一个基督徒不管在怎样的位置上,平信徒也好,教会同工也罢,或者牧者、传道人,无论如何都会经历上帝,多多少少都会有见证出来。结果很多中年基督徒甚至是中年教会牧者和领袖却什么都没有。”

因为很多中年基督徒头脑里面有很多的话语,所以可以说很多的东西。但是他们却没有真实的基督徒的生命,所以他们一年到头没有恩典、没有见证,也没有真正经历到上帝,能说却不能行。

自高自满,摆资格、讲资历——以前传道人是这么讲的……

最近几年,很多教会都不再只是一味地传福音,而是更加注重教会的内部建设,强调要“扎实基础、练好内功”。因此,很多教会都开始推行门徒训练(简称门训)。

约书亚弟兄所在的这个城市的很多教会也开始推门训。但是在这个推进门训的过程当中,很多同工都颇有微词,对门训不太感冒。有人说“我们都已经当了10多年同工了,现在我们居然还要被门训,门训什么呢?要门训就去门训新人好了。”

在约书亚弟兄看来,这样的话里面就透露出很多中年基督徒教会同工一种“自高自大、非常自满”的态度。他们觉得自己很懂,觉得自己的信仰和生命已经很好了,根本就不需要门训。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约书亚弟兄看来,很多中年基督徒教会同工的生命距离成熟还有着很远的一段距离。“一些中年基督徒教会同工跟我们这些传道人在查经的时候甚至会争起来的。争什么?争解经问题。不是说我们就一定比他们懂,但是至少我们这些外地年轻同工相对来说受到过比较系统的装备,也读过正规的神学,解经相对来说是比较严谨的,释经是有神学和圣经依据的。很多本地的中年教牧同工他们也有依据,但是他们的理据是什么?是一些非常主观的个人经验,还有他们所听过的老一代传道人的分享。动不动就是‘我以前听很多传道人是这么讲的……’”这样的举动让包括约书亚弟兄自己在内的一些年轻传道人哭笑不得,似乎老一代传道人所说的话就成为了他们的“尚方宝剑”。

“简单来说,就是摆架子,就是摆资历。可是他们却没有认真思考过一个问题——老一代牧者他们讲得就一定全部都是正确的吗?并不一定。所以其实当时我就想说,你这么推崇古代、推崇老牧者,那你怎么不去听奥古斯丁呢?他不是比那些老牧者更加古老,是不是也更加厉害?可是问题是奥古斯丁他还灵意解经呢。”在约书亚弟兄看来,很多中年基督徒工人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自己其实很有限,需要去学习,需要得到更多的装备。“他们就觉得我都听了那么多年了,什么我都知道,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都要多,摆的就是自己的资历,让人非常无语。”

因着这样的信仰的不同,约书亚弟兄说他们很多年轻教会传道人跟很多本地教会同工的关系就变得非常难以处理,事工很多时候更是很难推进,因为很多事情几乎没有办法达成统一。“明明有很多事工需要去做,但是当你想要去推动一些事工的时候,他们就会推三阻四,但是让他们做他们又不做。他们自己不做事情,然后也不让其他人做事情。”

很不幸的是,约书亚弟兄说:“我们平时自己事工当中接触到的这样的中年一代教牧同工可以说比比皆是。很多人活在一种假象之中,活在很多的自我满足当中,活在过去的历史和辉煌当中。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很厉害,但是悲哀的是这些‘很厉害’却只是停留在他们的想象当中,并没有活出来‘很厉害’的生命,更没有做到‘很厉害’的事情。”

在约书亚弟兄看来,中国教会的传承问题非常严重,至少比很多人所认为的严重得多。正因为如此,如果想要解决这个传承问题,那就需要所有人都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